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陳洪 主任醫(yī)師
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苦夏是一種夏季常見病,多因體質虛弱、暑熱侵襲所致,表現為乏力倦怠、眩暈心煩、多汗納呆、低熱等。若癥狀嚴重,需及時就醫(yī)。如果身體不適,請盡快尋求醫(yī)療幫助,按照醫(yī)生的囑咐進行治療,切莫自行用藥。
2016-07-08 11:54
1.體質因素:本身虛弱者更易出現苦夏,如氣陰兩虧。
2.暑熱影響:夏季暑熱之氣重,身體難以適應。
3.環(huán)境因素:天暑下迫,地濕上蒸,濕熱環(huán)境易引發(fā)。
4.神經紊亂:植物神經紊亂可能是苦夏的原因之一。
5.脾胃失調:脾胃功能不佳,影響消化吸收。
6.心肺受累:心肺功能一時無法應對暑熱,出現不適。
苦夏患者應注意避暑,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。若癥狀持續(xù)不緩解,應及時就醫(yī),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調理和治療。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(yī)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苦夏? 因素體虛弱、復感受暑熱之氣而引起的以乏力倦怠、眩暈心煩、多汗納呆,或有低熱等為臨床特征的外感熱病。夏季的常見病。又名注夏。常見證型有氣陰兩虧型疰夏、暑濕困脾型疰夏。夏季,天暑下迫,地濕上蒸,體內濕熱過重,脾胃、心肺一時無法適應、調整過來,大多是因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