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陳小名 住院醫(yī)師
家庭醫(yī)生診所
其他
內科
-
外傷后低顱壓綜合征是指頭部遭受外傷后,顱內壓力低于正常范圍而引發(fā)的一系列癥狀,常表現為頭痛、頭暈、惡心、嘔吐、耳鳴、視力障礙等。其發(fā)病機制較為復雜,與腦脊液漏出、腦體積減小、腦血管擴張、內分泌及代謝紊亂等有關。 1.腦脊液漏出:外傷可能導致硬腦膜破裂,腦脊液從破口處漏出,使顱內腦脊液量減少,壓力降低。 2.腦體積減小:頭部受傷后,腦組織可能出現水腫消退過快等情況,導致腦體積減小,顱內空間相對增大,壓力下降。 3.腦血管擴張:顱內壓低時,腦血管會反射性擴張,以維持腦的血液供應,但這會加重顱內壓力的不平衡。 4.內分泌及代謝紊亂:外傷可能影響下丘腦-垂體軸的功能,導致激素分泌異常,影響腦脊液的生成和吸收。 5.體位因素:患者站立或坐位時,由于重力作用,腦脊液流向脊髓蛛網膜下腔,加重顱內低壓癥狀。 外傷后低顱壓綜合征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。患者應臥床休息,補充足夠的液體和電解質。多數患者經過適當治療可恢復,但少數嚴重病例可能需要手術修補腦脊液漏口。
2024-10-25 08:05
-